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,固定型思维的人和成长型思维的人,或者换种说法,这个世界上有两种思维模式,即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。

你是哪种人,先回答几个问题简单测试一下:

  1. 有一个问题摆在面前,你轻易的完成了它,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;
  2. 有一个问题摆在面前,你花费了20分钟,仍然一筹莫展,你是打算放弃还是继续寻求解决之道;
  3. 一次比赛中,你本来信心满满,却遗憾落败,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;
  4. 你已为人父母,你的孩子放学回家,花了五分钟,轻易完成了今天的所有作业,你检查了一遍,发现答案都是对的,你是打算表扬他还是怎么办;
  5. 你的孩子的业余爱好是游泳,今天他参加了一次游泳比赛,却名次不佳,现在正闷闷不乐的把自己关在房间里,你准备去和他聊聊,你是准备一堆安慰的说辞还是另有一套办法。

这些问题,你的答案可能是为自己的成果感到欣喜,或者去挑战新的难题,可能是斗志昂扬地迎接挑战,抑或是灰心丧气地放弃,可能是就此放弃,也可能是刻苦训练,以备下次再战…这些不同的反应,正好映射出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或成长型思维模式。

对于前者而言,“聪明”是一个天生的东西,完成一件事情,是因为自己足够聪明,而在某件事情上失败,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,智力等素质对他们来说是一成不变的,成功是因为天生优秀,而失败则代表你天生不如别人优秀,他们信仰对于真正的天才而言,任何事情都易如反掌,这种心态慢慢让他们趋利避害,更愿意去做简单的,自己不会失败的事情,而不愿意去做那些稍微有点难度,自己可能失败的事情。

而对于后者而言,“聪明”是一个可以通过后天锻炼而提升的东西,做一件简单的事情,轻易的完成了,这只能说明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,而每一次遇到难题,就是自己得以提升的机会,比赛失败了,总结经验,用更多的努力去面对下次比赛。

image.png

那么,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是否可以在这两者之间进行切换呢?

当然,如果以成长型思维的模式来看待这个问题,答案是肯定的,并且事实也是如此,1988年,心理学家卡罗尔·德伟克,也就是《终身成长》这本书的作者与他的同事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:

他们找来了400个五年级的学生,给他们进行了三场测试。

第一次,他们给的试题是做几道简单的智力题,然后,其中一半孩子得到的反馈是“你很聪明”(聪明组),而另一半的孩子得到的则是“你很努力”(努力组)。

下一场测试中,被夸赞聪明的孩子2/3选择了简单的题,而被夸赞努力的孩子则有90%都选择了较难的题,这一次,他们拿到的,都是难度超高的题,没人能够答对。

聪明组的孩子大多将失败解读为“自己不擅长智力题”,而努力组孩子的自信心没有受到打击。

最后一次测验的题,和第一次测验的题难度相当,但结果却和第一次测验完全不同,聪明组的孩子与一开始相比,正确率下降了20%,而努力组的正确率则提升了30%。

这一次试验的结果可能不能让人信服,于是德伟克团队又在全美选取了不同种族,不同地区的其他孩子进行了相同的测验,得到的结果完全相同。

所以,对于一个人而言,旁人给予他评价的方式可能会将他推向固定型思维的囚笼,也可能将他推向成长型思维的怀抱。

比如在一次考试前,别人可能会提醒你,你是一个女性,不擅长抽象能力,所以数学不如男性,或者你是个男性,语言能力不如女性,这种否定标签会让你的思维离成长型更远一些。

想要拥有成长型思维,只要记住一点,那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相信人们的能力是可以发展的,就这么简单,没有人会因为婴儿不会说话而去嘲笑他们,认为他们很笨,因为他们只是还没有开始学习说话而已,不断学习就是一个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旅程。

订阅


微信搜索"误入理工科的疯子"或扫描二维码,关注我。